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

文殊師利菩薩

文殊師利菩薩
文殊或曼殊是妙之義,師利或室利是頭之義、 德之義、吉祥之義。文殊師利菩薩為我國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一,是諸眾菩薩之上首,也是智慧的化身,因此有「法王子」之稱。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中「華藏世 界」之一佛、二菩薩,即毗盧遮那佛居中央, 文殊師利菩薩居左, 普賢菩薩居右,合稱為「華嚴三聖」。 
根據《文殊師利般涅槃經》說:在 釋迦佛的時代, 文殊菩薩出生於舍衛國的一位婆羅門家庭,生時屋宅化如蓮華,由母右脅而生,墜地能言,具有三十二相,八 十種好。出生時,出現十大瑞兆:1、天降甘露2、地湧七珍3、倉變金粟4、庭生蓮花5、光明滿室6、雞生鳳子7、馬產祥麟8、牛生白犢9、豬誕龍豚10、 六牙象現。後 文殊至 釋迦佛所,出家學道。
文殊是智慧的化身,後來隨佛出家後,自然而然地便成為眾佛弟子中的上首,在菩薩眾中也堪稱為第一大士,被視為如來法王之子,故又有「法王子」的尊稱。
在密宗之金剛界及胎藏界兩部曼陀羅來說,金剛界之 文殊騎獅子或乘孔雀,右手持利劍。胎藏界之 文殊則坐於白蓮臺上,左手持青蓮華。青蓮華代表修行人之無染心,不著諸法;心無所住,故能見諸法實相。所以 文殊菩薩在密宗有「吉祥金剛」或「般若金剛」之稱。
文殊有種種之差別,如一字文殊、五字文殊、六字文殊、八字文殊。其化身有一髻文殊、五髻文殊、八髻文殊、兒文殊等,一般常見的 文殊菩薩相多為頭頂五髻 的童子形貌,表示如來五智(法界體性智、大圓鏡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觀察智、成所作智)久已成就,但以本願因緣故,示作童真法王子形貌。手持般若寶劍,象徵金 剛般若智有如利劍,能斷眾生之煩惱;騎乘獅子,表示智慧之威猛,所以又稱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」。眾佛弟子都把 文殊當成智慧的化身,如說般若為「諸佛之 母」,文殊為「七佛之師」。
《心地觀經》也說:「三世覺母妙吉祥」。《放本經》曰:「今我得佛,皆是 文殊師利之恩也;過去無央數諸佛,皆是 文殊師利弟子;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。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。 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。」
釋迦牟尼佛說法始自《華嚴經》,終於《涅槃經》,四十九年之中,凡是大乘法會,皆有 文殊菩薩參加,來輔助 釋迦牟尼佛宣傳大乘佛教思想。
《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》云:「爾時世尊告 金剛密跡主菩薩言:『我滅度後,於此贍部洲東北方,有國名大振那,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。 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,為諸眾生於中說法。』」
《首楞嚴三昧經》下卷云:「過去久遠無量無邊阿僧祇劫,爾時有佛,號 龍種上如來……國號平等……爾時平等世界,龍種上佛豈異人乎?即 文殊師利法王子是。」
《菩薩瓔珞經》曰:「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有佛,名 大身如來……剎號空寂,正於此處成無上等正覺……爾時大身如來,今 文殊師利是。」
又根據《妙法蓮華經》序品:「往昔 日月燈明佛,未出家時有八子,聞父出家成道,皆隨之出家。時有一菩薩名『妙光』,佛因之說法華經。佛入滅後,八子皆 以妙光為師,妙光教化之使次第成佛,其最後之佛名『燃燈』,其妙光即文殊也。」可知, 文殊居八代之首, 燃燈佛為 釋迦世尊之老師,故 文殊師利菩薩乃  釋迦如來九代之祖也。
《大寶積經.文殊師利授記會》載:「此菩薩自往昔那由他阿僧祇劫以來,發十八種大願,嚴淨佛國,當來成佛,號為『普現如來』,其佛土在南方,號離塵垢心世界、無垢世界。」
從以上之經典可知, 文殊師利菩薩過去成佛名為「龍種上佛」,現正在成佛名為「歡喜藏摩尼寶精如來」,當來成佛號「普現如來」。 文殊師利菩薩為幫助 釋迦佛之宏化,故化現菩薩身,然其三世皆為果地上之如來。
有關 文殊菩薩在因地修行,所發過的誓願,詳《文殊師利發願經》,為了方便論述,將其願概分為:
一、自覺的自行願:
指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、圓滿自己的智慧人格所作的種種努力,可歸納為(一)發菩提願(二)自利清淨願(三)積聚資糧願。
二、覺他的利他願:
指菩薩在求菩薩道時偏向覺他、利他的誓願。在自己調伏了自己的習氣煩惱後,也願眾生能調伏無明習氣,得到解脫的快樂。這是菩薩的悲心所顯,也可說是因為要利益眾生,才發廣大的菩提願,祈願下化眾生成菩提,並莊嚴佛土。
一般的佛弟子都知道,小乘比丘中以 舍利弗為智慧第一,大乘菩薩以 文殊師利菩薩為智慧第一。 文殊之智慧銳利,深知度眾的善巧方便,故成佛後也隨緣說 三乘法,令眾生取一切智,並不會於眾生起我慢心,也不會於法上起不平等心。因 文殊深知,成佛後的國土,是無有聲聞、辟支佛等差別之說,因諸佛如來,是離 於種種取相過失的。
《維摩詰經》中, 維摩詰居士生病,佛陀座下諸大弟子及大菩薩都不敢去探病,因為他們都曾經被 維摩詰訶斥過,最後只有 文殊當仁不讓,率領眾人前去,並和 維摩詰暢論不二法門之理。
《般涅槃經》云:「其有得聞 文殊師利名者,見形象者,百千劫中不墮惡道,若有讀誦 文殊師利名者,設有重障,不墮阿鼻極惡猛火,常生他方清淨國土,值佛聞法,得無生法忍。」
《寶篋經》亦云:「若施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一切眾生,給諸樂具百千億歲,不如施 文殊師利一爪端許,所生福德,勝前福德。」由此觀之,眾生稱念受持 文殊師利菩薩之名號,功德浩大。
至於 文殊菩薩之說法道場,中國佛教認為:山西省五臺山(清涼山)是其示現說法的聖地。《大方廣佛華嚴經.菩薩住處品》云:「東方有處,名清涼山,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;現有菩薩 文殊師利,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,常在其中而演說法。」
唐朝有一位寒山子,獨居在五台山的一個寒巖幽窟,平常和附近國清寺的豐干、拾得為伍。寒山的行逕極為怪誕,衣著破舊不堪,每次來到國清寺,不是在廊下慢步,就是對著天空大吼大叫。吟誦詩偈深具意涵,似乎是他最大的樂趣。
有一次台州刺史身患重疾,群醫束手無策,幸蒙國清寺豐干禪師相救,才得以痊癒。後來,豐干要刺史到國清寺去禮拜 文殊、 普賢,並告誡他:「勿以貌取人, 文殊、 普賢兩位菩薩應化在世,其外表不修邊幅、狂放不羈。若是著於外相,定錯失良機。」
因此,刺史到了國清寺,一見寒山、拾得就跪地頂禮。兩人相視大笑,直呼:「豐干饒舌! 彌陀不識,禮我何為?」然後一瞬間就不見蹤影!巖洞附近的樹林 間,還留有寒山、拾得所提的詩偈。寒山的詩平易近人,雅俗共賞,於是刺史命人抄錄三百多首,題為《寒山詩》。從此,世人方知寒山為 文殊菩薩之化身,拾得 為 普賢菩薩之化身,豐干更為 阿彌陀佛之化身。
又,唐朝杜順和尚,是為華嚴宗的初祖,有許多的神異事蹟。有一次,他將鞋子放在城門邊的路口上,三天三夜都沒有被人拿走,村人認為不可思議,杜順於是告訴大眾:「我從無始劫來,不曾盜取他人一文錢,所以,別人也不會盜取我的東西。」
杜順和尚有位弟子侍奉和尚三十幾年,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到五台山去朝禮 文殊菩薩。有一天,他決定前往五台山去禮拜菩薩,和尚再三留他不得,只好臨行前教示弟子:「遊子漫波波,臺山禮土坡, 文殊祇這是,何處覓 彌陀?」
弟子到了五台山,至誠懇切地朝山禮拜。突然,眼前出現一位老者說:「你從什麼地方來的?來做什麼?」弟子答道:「我從終南山來,來禮拜 文殊菩薩。」沒 想到老人竟說:「文殊不在這裡,終南山的杜順和尚就是 文殊的化身。」弟子驚訝地叫道:「我侍奉和尚三十多年,從不知道這件事情!」老人說:「有眼不識本 性!趕快回去吧,如果今夜能趕回去,還有機會見到,否則恐怕見不到了!」弟子聽了老人的話,盡其所能地趕路。然而到家時晚了一步,和尚已在前一夜圓寂了。 從弟子口中,世人方知杜順和尚乃是 文殊的化身。
唐朝天寶年進士張繼,曾作「楓橋夜泊」一詩(月落烏啼霜滿飛,江楓漁火對愁眠;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)使位於江蘇省吳縣的寒山寺馳名中外。相傳寺中有寒山與拾得的石像供人瞻仰。
法住整理 
《參考資料》:
佛學大辭典、淨土聖賢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