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

四諦八正道-出世間的空住

有依就有苦
所有的東西都在燒,都在分解,這就是苦。有聚就有散,有生就有死,有愛著就有礙著,這種生存無法避免的,叫做苦。我們有很多的愛,就有很多的礙;有很多的要,就有很多的不要。若都沒有愛到,你又覺得人生沒有什麼意思。你說,那只要慈悲就好了。如果那個慈悲不能離開依賴,那個依賴就是苦。有愛就有依,有依就有苦。若不能無愛無依,就不能不苦。
比如一位居士說愛是樂,失去愛子才是苦,他無法瞭解愛才是苦,無法把愛變成慈悲。所以經典上,魔說:「牛主依牛喜,人子依子喜,人喜依所依,無依則無喜」佛陀修正說:「牛主依牛悲,有子依子悲,人喜悲所依,無依則無悲」世間人都要有依靠,這正是魔的想法,但佛陀的想法是,人若有所依,就一定有悲,甚至可能人的喜是悲的來源。這個喜不同於慈悲喜捨的喜,慈悲喜捨的喜是對世間的事情正面對待,和這種欲望的喜不一樣。至於尋伺喜樂的喜,是尋伺妥當的那種心花朵朵開的喜,很開心的意思。那是你觀呼吸,觀地水火風,觀青白赤黃,觀到全世界都變成青色,再凝縮變成一個水晶,觀色彩的變化,看到那個變化的世界很新鮮,你未曾看過,一種雞皮疙瘩的歡喜。
我們若能看到世間的苦,就是因為我們有依。比如愛情,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?追求一個依賴,一個感情的來源。你說感情的依靠是快樂的來源,但它也可能讓你很痛苦。所以說,人喜悲所依,你依靠感情會偷偷的歡喜,但心裡會覺得沒有穩當,因為你沒有佛法、三寶讓你依靠。三寶是在心裡,而不是在外面。所以我們說,以佛為心、以法為意、以僧為識,我們的心意識都是三寶,我們歸依三寶的目的,是要讓三寶來印心。它不是在外面,而是在內心。但是人們所依靠的,都是外在的東西,包括人、感情,這個「人喜悲所依」,就是牛、就是人、就是感情,而這些東西就是苦,就是無常。
 
 
正勤、正念、正定
正業就是身,正語就是口,正志就是意,身口意都清淨叫做三妙行。所以八正道可看出來,以無間根本作意進入正見,然後有守護六根、三妙行,身口意都看顧好了,這時才能真正地精進。正勤﹙正精進﹚是說不管任何時候都正知正念,有把修行放在心上,不再隨世間的價值觀輪轉,真正想要解脫、出離。用這種心,用這種守護六根、照顧身口意的心,用這種時時刻刻正知正念、以慈悲喜捨迴向世間的心,這叫做正勤。
方法上,要常常回到初發心,肯歸零,肯重新開始,回到當初的勇猛精進,然後是分別已生與未生,知道什麼是已生之惡、已生之善、未生之惡、未生之善,對一切的如法、不如法,知道如何補強加減。
有了正勤之後,修四念處才會事半功倍。很多人無法瞭解,只修一個心念住就可以証果,其實它是以前面的做基礎。修四念住,不用修到法念住,在心念住、受念住都能見法証果,因為前面已經有正見、正志等。所以在心念住就能契入法,真正看到無常、苦、無我及涅槃。看到的時候就見到法了。
正念之後就是正定。這個正勤是正知當下,隨時有正知,可以回到當下,有把世間的煩惱當一回事,已生惡令斷,未生惡令不生。正勤第一項是律儀勤,斷未生之惡,就是靠守護六根。第二項叫斷勤,已生之惡令斷,這主要針對五蓋。第三項是未生之善令生,就是要修七覺支。第四項是已生善令增長,就是擴大已生之三摩地、三昧相,使它更豐潤。比如說修身至念,把無常、苦、無我的三昧相再觀進去,使它更徹底,或者無相心三昧、三摩地也是。
 
貫穿總說
八正道最裡面是正見,不論外面遇到什麼境界都要拉回來這裡。由這個最裡面的心再出去,有看到世間的真相─無常、苦、無我和涅槃寂靜。然後以出世間的心情迴向給世間的無解﹙不圓滿﹚,這樣可以減少世間的苦。有正見以後才用正志﹙慈悲喜捨﹚來轉世間的貪瞋痴、人我對待相。然後展現在我們的身口意,心裡有數,有正知、正念,正知當下每一個動都是為了離苦,知道我們的心是什麼,知道境是心的流出,用這樣的心境來修四念處、修禪定。這樣就是裡面外面都照顧好好的。裡面有正見、正志,外面用正知當下,用四念處,用禪定來面對外面的世間,中間有身口意的守護。
阿含經常說的:「我生已盡、梵行已立」梵行就是清淨行,就是走在八正道上。我們是不是一個法身菩薩,就決定在所有的身口意行。一個証果、証阿羅漢的人,就是說他的梵行已立,身口意清淨,都跟慈悲喜捨有關。
 
八正道與戒定慧的關係
身口意清淨﹙正語、正業﹚職業上有守戒﹙正命﹚,這樣就是戒,正見、正志較屬於慧,正勤、正念、正定較屬於定。
戒可分為性戒與制戒,性戒是有所為,制戒是有所不為。有所為的範圍很廣,包括戒定慧。簡單的說,就是依三寶為心,依三寶為意,依三寶為識。以佛為心,佛的心就是出三界的心,不依靠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出離三界就是要出離苦海的心。以法為意:用佛陀留下來的法做我們的意向,根本的作意:根本的精進,更白話一點,就是由衷的注意、由衷的精進。做任何事情,都能由衷﹙從心肝底﹚的注意,那個心肝底就是無常、苦、無我。很誠懇來做一件事情,由衷地呼吸,由衷地走路,深深的去感覺,不是隨隨便便的。這樣的生活品質絕對是不一樣的,對生命的體悟也不一樣。
同樣講一句話,你是隨隨便便的,還是由心肝底說,你可以選擇。若不能由衷的說話,就不要說,否則那是在浪費力量,不值得。體會到這樣不值得,六根才會收攝,身口意才會收攝。
六根收攝就是正見、正志,身口意收攝就是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。收攝進來,很精進就是正念、正定。這樣來做就是走在八正道上。走在八正道上叫修梵行,梵行就是清淨行。修梵行有兩種說法:有房事和不能有房事,但它是有層次的,二果以前可能還有房事,三果以後就完全沒有了。但是不管有沒有性行為,只要走在八正道上,都叫修梵行。以僧為識,就是修梵行,修慈悲喜捨,有清淨心,向解脫。我們對外境的認識要用識﹙慈悲喜捨﹚,識裏面還有行,行就是意、正志。正志就是如法的意向,向慈悲喜捨、涅槃寂靜的方向前進。涅槃寂靜就是離欲尋的完成。意向要正確,這就是性戒。
制戒就是有所不為。不打妄語,不講話諷刺人家,儘量不去做傷害別人的事。不管是有所為有所不為,都要有慚愧心。基本上,慚愧心也是一種見苦不忍之心,感覺自己可以對人家好,卻沒有對人家好;可以不用對人家不好,卻對人家不好。這樣叫慚。愧是用聖弟子、用別人的眼睛來看我們,我們會覺得愧。
古代的人去朝山是面聖的意思,去看聖弟子、看老師。看到老師的時候你會很慚愧,因為自己有很多行為不如法,老師一看就知道。那叫愧心。所以我們如果知道什麼時候要去見老師,自己就會加緊用功,因為你若不精進,老師多少有他心通,一看就知道。慚是自己知道,愧是別人知道。愧對歷代聖弟子,愧對佛陀,愧對三寶。
有慚愧心,戒的力量才會生出來,所以基本上戒的發動力是慚愧。戒的原文叫「Vinaya」,遠離束縛的意思,什麼是束縛?貪瞋痴才是束縛,若以為戒律是束縛就不瞭解它了。它是為了無諍,為了離開束縛,但是很多人卻拿戒尺去量別人有持戒否?有守律否?這樣就生出見諍。修行人只能要求自己,由自己開始,而不是去要求別人,所以它是無諍的。那種要別人怎樣就是一個我相加我,苦上加苦。因為每一個人對戒律的解釋不同,有見諍就失去戒律的精神。
戒定慧可以用三個同心圓來表示。戒要放在最外一層或中間都沒有關係,跟收攝、承擔要互相交換,舉止得宜。最裡面要一心、歸零,要有「空」,能萬緣放下,重新開始。能重新開始才能重新承擔、重新收攝。一切都要回心轉意,回到初發心,回到我們最基本的起心動念,內心最深的感覺,心才會開,才會有歡喜心,才會有慈悲喜捨。回來以後,看我們要先修定或先修戒,依自己的根器來選擇。甚至同時戒定慧等持。我們可以用戒來面對外境,也可以用定來面對外境,甚至戒定裡面就有慧,不一定要嚴格區分。
這三個同心圓表示,拉進來的時候,我們要用什麼態度來對待,推出去的時候,要用什麼態度來面對世間。世間是內外無分別的,用戒定慧,用舉止得宜,用捨來對待世間。